近日,侵权、仿冒、互联网企业试水等问题将空气净化器这一人类科技研发产品推向了公共视线。随着人类生活环境的日益恶化、空气质量日益下降,使用空气净化器似乎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主要成分,出现在空气净化器身上的问题自然牵动了消费者的关注需求,但抛开净化器的实际效果如何不谈,空气净化器带给人们的究竟是呼吸的福利,还是呼吸的局限大概还需探究。
从钻木取火的原始手工工具时代到工业革命人类学会运用机器劳作,从简单的机器运用到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普及,人类经历了漫长的时间来寻找让生活变得更加舒适、便捷的方法,而科技的魅力就在于科学家、工程师们所假设的疑问总能通过技术的探索得到解答。随着环境污染、雾霾天气对人们生活的侵扰日益增重,空气净化器横空出世,成为了家用电器中的新宠。
“在家享受大自然的清新空气”作为空气净化器的宣传语必然是相当吸引眼球的,在当下时常不见蓝天的环境中,安心舒适地呼吸一下清新空气是每个人的愿望,科技永远为人类的舒适程度服务新空气、使用互联网订餐叫份外卖,远离了一切的不舒适。但随之而来的是空调。试想,在一个雾霾漫天的夏日,宅在家里吹着空调、呼吸一下净化器产出的清制冷剂对臭氧层的破坏,一次性餐具造成的白色污染,以及人们自身对所处环境的隔离。科技的进步似乎正逐渐地把人类禁锢在了只属于各自的小天地中,空气净化器的使用如同掩耳盗铃一般,人们呼吸到了机器中的“清新空气”,却不了解外界的空气是亟待改善的。
空气净化器问世之初,是为了改善呼吸道疾病和过敏性疾病患者的生活环境,用于医疗目的。其主要的功能,是降低空气中的颗粒物含量。所谓的颗粒物,包括PM2.5、花粉、尘埃、细菌等,如今却成为家庭治理雾霾、甚至甲醛的得力助手。殊不知装修过程所产生的甲醛、苯系物、TVOC等是气态分子,对于去除这些污染物,作为家用电器的空气净化器在国际上尚少有成功经验。目前对付甲醛,最好的方式不是空气净化器,也不是活性炭或柚子皮等,而依然是开窗通风。即便空气净化器可以解决小范围的空气质量问题,但它对自然环境中的空气净化却是无能无力的。
一台小小的机器看似拯救了人类的呼吸,实则蒙蔽了人们环境保护的意识、夺取了人类自由呼吸的能力。时代变迁带来科技的发展,但科技却让人们对自然规律和环境采取了闭目塞听的态度,继续下去,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论题是否会变得支离破碎,人类是否会因为对便捷、舒适的无止境追求而最终自食其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